一株荷花,点亮一个市集,盘活万亩荷塘,催生一年一季的“荷香经济”;一家民宿,依托一个家庭,形成一个品牌,拓宽了四季轮回的农产品销路;一间村咖,深耕一方水土,融合湖山优势,重构了一个村的文化密码……
苏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市场、人才、技术向乡村聚集,推进乡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乡村。
如今,在苏州,乡村更美了、村民增收了、产业升级了。
千村美居
左手“田野”,右手“浪漫”——吴江震泽众安桥村,稻田与民房之间一块“318此生必驾”标牌,向游客诠释着一个村落的生活美学。
头枕318国道,东距上海120公里,北距betway必威体育区50公里,南距杭州100公里,众安桥村的自驾游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上个周末,在村里放松了两天,上海游客钟先生一家准备返程。“在这里放空的感觉很好,很舒适,等空了还要来。”钟先生还要来的理由,有开阔的农田、清澈的河道以及齐全的配套设施等。
近年来,众安桥村以“水韵桑田稻花香”为主题,重点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村容村貌上下功夫。环境好了,村里进一步整合文化、旅游以及农业资源,形成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品牌。如今,“苏小花”“柴米多”“五亩田”“初莲”等,已是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品牌,而村民创办的“农家乐”“酱肉坊”“酒坊”等特色品牌,在发挥好农户技能的同时,又为乡村旅游增添了地域特色。
环境好,游客多,村里的经济效益更好。在产业转型和品牌效应加持下,众安桥村里的农田租金从原来每亩数百元上涨到了超千元,而仅“苏小花”品牌就为村里创造了上百个就业岗位,年营收额超过2000万元。
“从村里各个品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随着片区化乡村振兴的推进,这些创新实践还将为betway必威体育乡村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众安桥村党总支书记谭晓表示。
好的经验可以被借鉴,并形成各有特色的创新实践。从众安桥村沿318国道往东不远,是吴江平望庙头村。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公布2024年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庙头村上榜,成为吴江区继同里北联村、震泽众安桥村以及七都开弦弓村之后,又一个上榜乡村。走进庙头村,可见“村上·长漾里”是主打品牌。这是一个由26栋民房改造成的田园综合体。这里,有民宿、农家乐、茶室、书店,还能体验酱文化等,在融汇生态资源的同时,又汇聚乡村文化资源,结合现代配套设施,给予市民和游客舒适而别样的体验。
出庙头村,沿着河湖水系一路北上。西塘河,全长17.87公里,跨姑苏区、相城区以及苏州高新区,眼下不仅是防汛工程,更是一条清水廊道。一旁以河为名的西塘河路,绿柳如茵,由南往北,以虎丘湿地公园为起点,至苏州高新区青灯村,再至相城区冯梦龙村,农耕体验、小龙虾垂钓、草莓采摘……全年四季,每逢节假日,沿河乡村内,总是游人如织,笑语欢声。其中,青灯村的“塘小丫研学营地”,占地90余亩,集创客空间、共享农场、草坪活动区、萌宠乐园等功能于一体,并积极对接研学热潮,既汇聚了人气,也带动越来越多农户实现了家门口的再就业。
城乡统筹,多元融合,“乡村+”理念促使苏城大地上一个个美丽乡村实现发展“破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创新实践场景层出不穷。
产业跃升
乡村各美其美,村人美美与共。
苏州吴中区金庭镇旸坞自然村村口,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以及装修,眼下,石文敏一家的“栖树·汀兰”开始了试营业。这是村里的第一家“村咖”,也是石文敏一家回村创业以来的第三次产业升级了。
12年前,石文敏同丈夫黄牯回村经营农家乐,并开出配套民宿。10年前,石文敏一家前往浙江等地参观学习品牌民宿经验,回村后对农家乐进行全面升级;5年前,她家又一次在品质上对民宿进行了全面提升。如今,她家租下了亲友家的房屋,打造了集餐饮、住宿以及咖啡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游品牌。每年仅春节期间,她家的30多间客房稳定接待各地游客在150人以上。同时,以自有品牌为平台,一条“农文旅产业链”同样可观——她家30亩地里的枇杷、杨梅、茶叶、石榴以及板栗等,均依托品牌打开了销路,并申请了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而村里众多村民的农产品的销路,也比以往更宽了。
基础稳固了,石文敏要做精品,要提升品牌。去年秋,她家租下村里的两栋废旧粮仓,经改造后,打造成以经营简餐、咖啡为主的“栖树·汀兰”。栖树,栖的是村口的那棵老香樟树,寓意着以村为根基,而接下来如何做?石文敏相信只要依照好的示范、高的要求,并保持耐心,不断提升舒适度,这次产业升级同样前景广阔。
产业升级的故事,就是创新融合的故事。同程旅行与吴中区横泾街道共建乡野度假目的地林渡暖村,将民宅改造成研学工坊、度假民宿、自然博物美术馆;“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成为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昆山张浦镇乡村振兴项目,以特色果蔬种植、高端食品加工、文化创意研发和工业旅游体验为核心的“田园金谷”,获昆山市核发的首张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近些年,项目创新示范,举措推陈出新,乡村融合发展风潮正劲。
纵观苏州各个乡村,农业与科技、教育、商业、康养、旅游等领域的融合,正将各种优势资源汇聚成乡村休闲产业、特色产业。于是,一批乡村农文旅优秀项目入选了江苏省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和示范项目名单,一批农产品、农业技艺在国家以及省市级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示范效应显现。
青春乡野
青春力量,驱动绿色引擎。
过太湖大桥进金庭镇西山岛,沿着环岛公路一路向西,一个山头傲然矗立,巍巍然俯仰湖山之间,这便是金铎岭,相传因吴王阖闾藏金铎而得名。虽海拔仅百米,金铎岭因地处太湖风口,旧时松涛阵阵,有“金铎松簧”胜景。山顶,不仅可摇响金铎祈福,还可将万顷碧波尽收眼底;山下,集草海营地、美学市集、湖景茶室等于一体——如今这里已是西山岛上的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王雷的“野隐·松簧”就隐于金铎岭半山腰上。这是一家村咖,西山岛上数十家村咖之一,却因其“隐”而为betway必威体育人所知。2023年得知金铎岭有项目可开发,家住苏州高新区的王雷于是租下了这间房屋,开了间村咖。村咖同湖景和山林融为一体,形成独有的优势资源,又因地处网红打卡地,凭借双休日以及节假日的客流,已能满足运营需求。
近年来,苏州农文旅融合发展呈现蓬勃态势,一家家共享农庄应运而生,已成为乡村接待游客、农户实现增收的主体之一,而细观共享农庄等业态,像王雷一样进村创业的年轻人,正不断增多。
年轻人进了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密码被一个个激活。为此,苏州不断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文旅产业人才培育体系,通过与高校合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乡土人才,并接连有人才获得“乡村工匠名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称号。
今年6月,苏州发布《苏州现代“新农人”培育实施意见(2025~2027年)》,旨在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本领过硬的现代“新农人”队伍,重点培育农业科技、农村创业、乡村治理、农村实用、农技推广五类人才,计划到2027年培育现代“新农人”5000名以上。
放眼苏州各乡村,随着返乡青年、海外青年、大学生以及科技人员等陆续进村创业,乡村振兴路上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还将更具活力,更显魅力。
“我喜欢这里,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幸福,这样的地方,谁能够拒绝它的诗意和魅力呢!”王雷说。